第130章 即将到来-《俺们全村穿越啦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学,晚,了!

    但凡早有这个能耐,他说不定早就发家致富娶老婆了。

    这不,面对着这些古代人,他本来还有点怵。

    可是一想反正也没人认识他,脸皮厚就厚点呗……这不,张嘴就把演练了多次的词儿给说出来了,似乎反响还……可以?

    反正被他说的那个中年男子,想了想,还真就掏钱买下了一件。

    打包拎着回家了!

    就连旁边看热闹的,也有掏钱买的。

    不过跟他们预料的一样,羊毛衫这种轻奢,尤其是还在夏天,买的应该没几个,倒是马甲的销量还算不错,这一会儿的工夫,就卖出去七八件。

    “小哥,这小孩的手套怎么卖?”

    “小孩手套一双是七十文,还有小孩用的围巾和脖套都是六十文。”

    听着的人都瞪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好些人刚刚也都领到了礼品,肯定不会领了就走,也要进来瞧个稀罕,也顺便瞅瞅今天自己得了多大的好处。

    这一听,好么,就这么小小的一个,还挺值钱的!

    六七十文钱,说不贵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好些人一天也就挣个十几文钱。这一下子三四天的工钱就没了。

    可要说贵吧,人家这是独一份的新鲜玩意,咬咬牙,努努劲,这附近的街坊还都是买得起的。

    “小哥,那架子上的土色儿的,一团团的,是个什么东西?”

    守在相对冷清柜子前头,朝圩村小伙小王见到有老太太问话,立马精神地一笑。

    “婶子,这个是手纸,来您看看,这个挺好用的,一撕就下来了。”

    朝圩村的手纸经过一年多的细节微调,已经在质量上好了不少。

    虽然颜色没变,可是手感柔软了,也不掉渣了,还分出了各种规格。

    从卫星村运去的几个大铁锅融了以后,又能打造出一套水力造纸机。

    下一步就能把这套设备给运到卫星村,用本地的原材料造纸了。

    不然田里那么多麦杆都烧了也是怪可惜的。

    老太太接过小伙计递给她的一截子手纸,悄悄地揉了下。

    是挺柔软的,这是手纸?

    这肯定比那个杂货铺子里卖的两文一大刀的草纸好用啊!

    “这,这得多少钱?”

    老太太这一问,旁边也有人竖起了耳朵听。

    尤其是那些中青年妇女们,让她们问肯定不好意思问的。

    但这个东西,它就是很需要啊。

    “五文钱一卷。”

    这个东西他们村是真不挣钱,就是为了丰富一下铺子里货品的多样性。

    老太太啧啧两声,“这也太贵了!”

    可说完了又去掏钱,“给我先来一卷吧,是不是八折啊?”

    买这么好的纸,可不是给她自己用的,是给家里才五个月大的小孙子用的。

    小孩子皮太嫩啊!

    “您收好了嘞!”

    小王给拿了货,笑眯眯地收了四文钱,又去接待其他的大婶子小媳妇们。

    卫星村的第一家铺子,就这么顺利地开业了。

    开业第一天,营业额比大伙预估的还多少少。

    就连觉得最贵的羊毛衫,都卖掉了十几件。

    不过据雇来的本地小伙计娄小二说,买羊毛衫的都是城里的有钱人家。

    好几单都是县衙里那几位家的下人来买的。

    其它的腊肠肉脯羊肉干粉条粉丝甜辣酱这些,也零星地卖出去几十份。

    至于玉容霜和唇膏,则业绩惨败,只卖掉了两三份。

    主要也是因为司娓娓评估了开阳县的市场,觉得就算宣传带货也带不出什么来,而齐老爷那边却是供不应求,所以就一点宣传也没有,摆在柜台上就图个多增加两样的……

    开了个简短的会,给留守的小刘安排了工作,司娓娓王大军他们就带着一帮子老老小小,回了卫星村。

    应祥县城这些天,却也格外的热闹。

    经过半年多的修建,三皇子府终于落成了!

    能修成的这么快,主要也是三皇子舍得花银子,全应祥县的工匠几乎都被雇来了干活了,而三皇子也对三皇子府的要求不算高,只要几个主要的院子修得好就成了,别的地方,都可以将来再慢慢做。

    之所以这么心急火燎,也是皇后一系,虽然暂时动不了大皇子,却把被留在京城的老三皇妃当软柿子捏。

    据三皇子妃的密信所说,每次进宫请安,都要受皇后为难。

    冷眼冷遇这些还好说,但每次喝了皇后宫中的茶,她都觉得身子骨不爽利,吃饭都没胃口的。

    要是只有她一个人还好说,但每月都得带上孩子们去宫里请安的,她是实在担心会在不知不觉间被皇后一系给暗算了。

    这不,三皇子府一落成,大门上的新漆还没干,三皇子就马上派人去接三皇子妃和孩子们。

    而三皇子那些属下,也都紧跟步伐,去派人把家眷们给接过来。

    他们置办产业的首选,那肯定是应祥县,将来等三皇子妃过来,开个宴会,进府拜见啥的,自然是在同一个地方方便了。

    而且等到大伙的家都安置妥了,这相互之间肯定也可以来往走动,儿女亲事,消息沟通,那事情可是多得很呢!

    郑良派去接家眷的时间,比三皇子还要早上一个多月。

    他不像三皇子,还得待府第落成,他就直接在应祥县买了一处现在的三进宅院。

    虽然小点,但先安顿下家眷,将来如果长期在这里居住的话,把两边的房子买下来扩大也是可以的。

    从凤台到应祥县城,郑家的车队用了一个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郑家车队进城的时候,正好三皇子府落成,众文武属下都去三皇子府参加庆贺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