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9章 买下渣山-《俺们全村穿越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司娓娓眼睛一亮。

    这不就是古代的快递吗?

    本来她就还得考虑人工运输比较麻烦,卫星村的劳力肯定不够用,但光靠买仆人又不现实。

    这种劳力外包倒是个好办法……

    应祥县城里,最大的医馆便是回春堂。

    这日在后院打杂的季老汉和季大郎两个,一齐来向掌柜的辞工。

    “不做了?这是寻到更好的活计了?”

    回春堂的掌柜也没太在意,斜着眼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这两个杂工干活卖力,而且还懂一点药材,的确是挺好用的,不过想让他涨工钱,那是没门的。

    “掌柜的也晓得,我们本是开阳县的,如今在外头也小半年,是该回去了。再不回去,房子都没人料理了……”

    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,在外头真是一草一纸都得花钱,打这份工累得半死,工作又低,不是孩他娘在这里瞧病,谁会挣这个钱?

    不过为了不得罪掌柜的,季父还是搬出了回乡的理由。

    “你家媳妇病不是还没好利索?”

    一下子没了两个好用的劳力,又少了个送钱的病人,实在是有些可惜。

    “是啊,本想着好利索了再回,可孩子他娘时好时坏的,小门小户的,实在是拖不得了,是好是歹的,回老家去慢慢养着吧……”

    治了小半年都是来回反复,而邻居的几贴膏药却一下子就让季母摆脱了痛苦。

    而且司郎君也答应了,等到回乡,就会把放在家中的剩余存货都给季家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他们还在这里当冤大头做什么?

    季父也不傻,心里的话肯定不能说出来,就垂下眼,显得十分无可奈何的样子。

    “呵,功亏一篑!老余,别怪我没提醒啊,这病去如抽丝,若是半途而废,以后再想治,可就更难了啊!”

    掌柜的也知道自家医馆里事,那位坐馆大夫胡大夫医术确实有两下子,可也精得很。

    碰上高门大户,有权有势的,他恨不得一贴药就给人家治好了,好让他神医的名头在富贵人家里再响亮些,若是看着平常的人家,他就开一剂管用的,再加点华而不实的……看着似乎好一点了,过两天又犯了,总也断不了根,可不就成了回春堂的常客?

    季大郎背过身去,就没敢扭回来,生怕自己翻的大白眼被掌柜的瞧见。

    他爹说了,就咱不在这儿瞧病了,也没必要得罪他们。

    毕竟他们父子俩将来说不准还要采药卖药的。

    季父也在心里骂了好几句,面上还得点头哈腰,遗憾得不行,“谁说不是呢,咱们也是没法子,不回不行了。”

    这也就是他们得了一笔横财,才敢在外头住了这么久,换成普通人家,早就被坑得底掉。

    不过,这都小半年了,不知道那个从山崖上爬上来的家伙,走了没走?

    这次他们就打算给司郎君帮忙干活,等司郎君回去的时候,就跟着一起回乡。

    孩子他娘的病好得差不多了,司郎君又答应再给药膏,他们回去就能安心地买些地,再把房子好生修修,给大郎说个媳妇,过几年安稳日子……

    午后才过,上河村的村民们吃过午饭,都在家里歇晌。

    如今天气一天天地更热了。

    大伙干活都是分两段,早起到午时一段,日头偏西到落山一段。

    倒不是他们怕日头太大,在外头晒得慌,而是正午这会儿,太阳晒着那矿渣山,化出来的怪味道把村子都熏着了,若是到了一年里最热的夏日,还有人被熏晕过去的呢。

    而这会儿,村头山神庙前头那口破钟,正被人用力地敲响了。

    上河村多少年传下来的习惯,凡敲响钟,必是有事召集村民。

    各家各户,都前后脚地来了人。

    而爱看热闹的小童们,则一个没落,早早地跑到山神庙跟前扎堆。

    一辆马车就停在庙门口。

    “马车!”

    一个小童立马就认出了这辆马车!

    就是这辆车里,坐了几个外头来的有钱人,长得好看,穿得好看,他们给的糖……也特别的甜!

    “就是这个马车?里头的人给的糖糖?”

    “是呢!那糖可真甜啊!”

    “今天还有糖吗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呀!”

    “他们喜欢看铁渣山,一定是来看铁渣山的!”

    “那我们也给带路吧?”

    听说村西头牛家就是给那几个坐马车的有钱人有带了路,人家送了好些吃食呢!

    带路这种活儿,他们小孩子也会呀!

    “带什么路呀!刚刚我看到,那位有钱的客人跟着村长爷爷进庙里头了!”

    “钟就是村长爷爷敲的!”

    “为啥敲钟呀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啊!一会儿等爹娘他们来了就要说了吧?”

    村民们陆续到了。

    上河村的村长单老汉就站在山神庙大殿前的台阶上,示意村民们把门关好,把一群叽叽喳喳的娃娃们关在门外。

    而台阳边上,站着几个不认识的外村人,看穿着,倒像是体面人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道村长把大伙召集过来,要说的是啥,跟这几个外村人有没有关系?

    有几个上了年岁的老人,还能记得,当年,也是在这山神庙里,王村长也是召集了全村人商议大事……说要把村子里田地卖给王家开矿。

    那会儿村里有一百多户,人口近千了。

    能来商议大事的,都是各户的一家之主。

    那个王村长因为跟着王家发了财,上河村被挖空了以后,王村长就带着家人搬去了王家堡当管事……王村长本来就跟王家沾点亲带点故,可以说,坑了全村人,肥了他一家。

    不过恶有恶报,王村长也没落什么好,王家被满门抄斩,王村长也死了,听说他家老小,死的死,为奴的为奴,也没剩下几个。

    后头上河村被铁渣山给祸害得不轻,能搬走的都搬走了。

    百户人家现在只剩下二三十户了。

    就算全村的人都进到庙里商议事儿,也能装得下。

    比如说现在这五六十号人,差不多在村里的,都来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